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韩浩月
 
“回忆是时间的旅行,但记忆却不是一条渐行渐远的羊肠小径。有的时候,我们会在记忆发生的地方像采集标本一样地萃取纪念品……”读到《记忆版图》这本书序篇文字时,忍不住想要寻找它的作者资料,但奇怪地是,除了在文字里表露出作者林育德是台湾人之外,书中包括网上关于他的介绍都是非常地少。
 
作者的情怀感和文化感成为《记忆版图》的阅读领路人,他娓娓道来的文字仿佛在说“跟我走吧,我们去领略一小片值得记忆的历史。”之所以说是“一小片”而不是“一小段”,是因为这本书的由来源自30幅铜版画,作者所说的萃取纪念品,指的也是这些铜版画,据说这些铜版画原作已价值不菲,那么它的价值究竟来源自画作本身还是画面所呈现的时代呢?
 
按照我的理解,这些画最初是以它们所刻画的中国景象而深受欧洲贵族们喜爱的。铜版画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德国,17世纪初进入中国,当时的皇帝对铜版画不感兴趣,却对画里刻画的王公贵族如何穿着打扮甚为着迷,反过来,那些来中国淘金的欧洲画匠把他们的作品带回时,欧洲的贵族也对中国皇室的奢华产生了深深的迷恋,那是个“崇华”“媚华”的时代,古老帝国躺在自我陶醉的梦里,以为“四方来贺”会永久地持续下去。
 
在万历皇帝命令宫廷画师放大铜版画册,以便观察欧洲人生活细节的一百年后,1700年的路易十四乘坐了一顶中国轿子喜气洋洋地参加了一场在法国举行名为“中国之王”的盛大舞会,在缺乏媒介的当时,铜版画竟成了东西方国家互致敬意的一种方式。但根据林育德的解读,铜版画所起到的媒介作用其实是有限的,那些精致画面上的中国面孔,长得根本就像是欧洲人,画师们在早期,根本掌握不了中国人的面部骨骼构成。虽然铜版画记录的景象在照相机面世之前算是最精确的,但画面之后东西方的文化误解却错综复杂、深不可测。
 
在这本书的大多数篇章里,一个叫马嘎尔尼的人出现的频率很高,作为18世纪英国的一名外交家,他因约见乾隆时拒绝跪拜而被广为记录,他的副手斯当东这样评价乾隆,“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在《记忆版图》中,马嘎尔尼是一个看得眼花缭乱的旅行者,他一方面要忍受自己的西方信仰、传统遭遇挑战而带来的不适感,另一方面又为这个东方国度的神秘、庞大而感到迷惑,起码在吃食上,当外国宾客被一轮又一轮点心、小菜、瓜果、鱼翅等塞得肚子涨涨的时候,才发现这不过只是盛宴的序幕。
 
在读《记忆版图》时,读者难免会产生一点马嘎尔尼式的满足感,无论是天津一场接一场仿佛永不停歇的戏台,还是被各种灯笼装饰得一片流光华彩的北京灯会,抑或民间养蚕、纺织、染布的场景,这些与文化、自然、生活方式有关的一切,不都是现代中国人喜爱和愿意去追求的吗?不是所有消失的都值得去追忆,但只要那些消失的事物是美好的,就会永远停留在记忆深处,时不时地提醒人们去回想、纪念,甚至愿意去复制,以寻求心灵的居所。
 
《记忆版图》以铜版画为行文的切入口,但它肯定不是一本铜版画的介绍书,也从中找不到多少史料价值,这是一本以铜版画为名的历史随笔,作者懂得如何撷取与主题有关的人物、轶闻,如作画般的把历史上的某一个点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它兼具闲书的众多可读品质,但也有着淡淡的文化味道,以及点到为止的人文反思。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到古典中国的细腻纹理,目送被剔除于这些纹理之外的帝国污垢,也能体会到作者想要把自己、把整个家族融入这些历史记忆的某种努力,他似乎想要证实,古老帝国留下的屈辱固然难以忘记,但它曾经拥有的优雅也同样值得回味。
 
(《记忆版图》,林育德 著,新星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定价:78元。)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