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5月27日20:00正式开始的罗大佑《童年》线上演唱会,以《滚滚红尘》演奏版开场,以返场歌曲《明天会更好》为结束,3000余万人在线观看了这场演出。当然,也有不少人选择线下在酒吧通过投屏的方式集体观看。罗大佑与他的听众们,让这个夜晚充满怀旧、感动,有网友表示不少歌曲是含着泪听完的。
 

为何将首场线上演唱会命名为《童年》而非其他?罗大佑本人的说法是,这首1974年开始创作的歌,“本来就是写给大人听的”,随后,他提到了疫情,觉得在这个时刻,应该给大家鼓劲。在返场前黄子佼的访问环节,他也再次强调了这点。帮助焦灼的成年人重返“童年”,让音乐慰藉心灵,这恐怕是这场演唱会主题设定的最大用意。
 

草坪上的演唱会现场,被布置成了露营地的样子,露营车停在一边,不远处有篝火,在罗大佑演唱间隙,一阵阵虫鸣通过收音设备传递到了千万听众的耳朵里。
 

罗大佑在换歌的时候,说到了虫鸣、夜色、月光、大自然,当然也说到洒了三种驱蚊水的吉他,这使得本场演唱会具有一种很特别的真实感与现场感。罗大佑显得很适应这种线上直播,整场演唱会节奏明快、稳妥、完整,带来了非常好的视听感受。
 

在网友的刷屏中,看到有人对罗大佑没有演唱《皇后大道东》《亚西亚的孤儿》《鹿港小镇》等歌曲而感到遗憾,这完全可以理解,但罗大佑自己亲定的歌单,有他自己的排序逻辑和想法表达,无论是《爱人同志》、《未来的主人翁》,还是《恋曲1990》、《光阴的故事》,这些分量很重的作品,都容易让人在这个夜晚听出不一样的感受。罗大佑作品的经典性就体现于此,时间只会将他的歌打磨得更有品质,无论过多久,都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对于罗大佑的歌坛地位,在诸多的评价当中,有一条特别引人共鸣,那就是自从罗大佑出现之后,华语流行歌曲中的人文精神力量才如此清晰可辨。如果说罗大佑是两岸三地流行音乐的最大公约数,恐怕很少有人反对。
 

罗大佑作品之所以历久弥新,在于他的作品充满思想性。学者葛兆光最近在一次访谈中说到,和知识可以不断地叠加与更新不一样,思想往往会在一个点上停顿良久,甚至会回到原点反复地讨论。

 

罗大佑至今说他仍然在学习新的事物,但他过去创作的那些歌,其实已经被恒定于某个位置,他当年用音乐追求的浪漫主义,至今仍是令人向往的浪漫,用音乐表达的困惑,至今仍令人不解,用音乐提出的问题,至今仍没有答案。

 

人们一次次集体地追随罗大佑,其实也是尝试回到过去,怀旧是一方面,还有潜在的一面是,人们试图借助罗大佑重新进行一次心灵聚焦,看看那些模糊的是否能有机会变清晰,看看那些从暗夜起航的人,能否看见晨光里的桅杆。
 

作为出生于1970年代中后期的人,由于青少年时代生活在县城,并没有太多机会听到罗大佑,是在走出县城、走向更大的城市之后,罗大佑的名字和声音才逐渐“隆重”起来,对我个人来说,在向年轻时代告别的那段时间,其实也是补课罗大佑的时间,并且在进入中年之后,才真正全部看到罗大佑的价值。
 

现在回忆起来,应当可以看到,即便在罗大佑最火的年代,他仍然没有真正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即便到他开线上演唱会被当作娱乐盛事的这天,朋友圈里刷屏的人,仍有明显的圈层化现象。罗大佑当年没有穿透的那堵“墙”,现在仍然无法穿透。

 

齐秦、伍佰、郑智化……可以罗列出诸多在内地红遍城市乡村、传唱大街小巷的台湾歌手,甚至包括台湾“急智歌王”张帝、唱《外婆的澎湖湾》的刘文正等,在向县城与农村的渗透性方面,在当年都要强过罗大佑。

 

这与罗大佑的“知识分子型”歌手身份有关,他的作品,他的访谈,他的样子,注定他是知识分子群体所喜爱的对象,他不能成为妇孺皆知的“大众通俗歌手”,不是他的局限,而是一种必然。
 

罗大佑近年在不断否定别人称谓自己为“大师”、“教父”,但他却并没有拒绝人们对他进行的知识分子定义与想象,从《童年》线上演唱会邀请五条人作为嘉宾这个做法看,也似乎在验证他看重自己知识分子身份与形象的说法。
 

由此便不难理解,在2022年夏天的夜晚聆听罗大佑的时候,人们的情绪会有激动的起伏,也会有若无若无的惆怅,即便是没有参与合唱安静地听完整场,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现在的罗大佑很平和,他当年那些曾经拥有悸动青春的歌迷,如今绝大多数也到了该平和的年龄。
 

由此,便更为理解这场演唱会的《童年》主题,是的,长大成人后,步入中年后,面临老年时,不同的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了不一样的视野与观念,想在如此庞大的群体中,寻找一个大家都认同的话题,童年无疑是最涉及面最广的。

 

演唱会结束,但罗大佑的歌仍未飘远,同样回响在脑海的,是与音乐一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草坪、虫鸣、还有夏天的汗水,多年以后回忆,恐怕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这点:那个夏夜,我们一起与罗大佑度过。(首发于凤凰《风声》)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