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两天,一条视频悄然走红。
 
视频里,一位凌晨坐在马路边,守着车卖瓜的大叔,进入了拍摄者的镜头。从一开始时有一点点戒备,到得知瓜可以被全买走时的开心,再到主动降价并多次拒绝拍摄者按原价多付的钱……这名父亲打动了许多网友的心。
 
这位瓜农,一言一行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他懂得感恩,预测到了买瓜者有可能吃不完这么多瓜,所以以主动降价的方式来表达感谢。
 
他心地淳朴,遵守交易规则,本来可以坦然收下买主按原价给出的钱,但多次想要退回多给的钱,这也是在捍卫一名小生意人的尊严。
 
他爱子心切,深夜卖瓜所得收入微薄,但却心怀孩子的求学、买房等宏大计划……
 
不少网友觉得,从这位瓜农身上看到了自己父亲的身影。即便是在社交媒体上,网友也普遍不擅长表达对父亲的爱,而这位瓜农,仿佛成了当下父亲形象的一个最大公约数。网友转发、评论点赞这位父亲,其实也是在尝试塑造一个理想的父亲形象。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总是会被一位农民父亲的形象所打动?
 
不可否认,这位瓜农出现在郑州的街头,确实有些“奇观效应”。如他所说,从郑州回到他家,需要三四个小时,这三四个小时的车程,就是奇观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这样的对比,人们感受到了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了解到了一名城市父亲与乡村父亲的不同。
 
假想一下,如果一名城市父亲,深夜开车载客摆摊挣钱,拍下来虽然也感动人,但终归没有这位农民父亲带来的震撼感强。城市父亲的工作也辛劳,也有大量的城市父亲挣着不高的薪水养活一家,但在人们看来,城市里的父亲,面孔总是有些模糊的,他们似乎缺乏故事可讲。
 
或者说,大家已经认同了城市里的生存模式,只有看上去更加不容易的农民父亲,才能激发网友对父亲形象的感慨。
 
在郑州凌晨街头卖瓜的父亲,身上带着农耕时代的鲜明印痕,他带给网友的情感冲击,既熟悉又陌生。他非常容易激发过路者帮他一把的冲动,但帮过之后呢?
 
他依然要回到他的瓜田,继续运卖一元多一斤的西瓜,这太符合感伤主义文学的定义了。只是我们从中得到的感伤,并不矫情,因为这情绪里,藏着许多人的出身与来路。
 
就是这么一段短短的视频,里面却有着各种各样的赋比兴。一个人可能不会对自己父亲的付出,有太多的实际感恩,但如果仍然能够被这样的视频所打动,那表明内心深处仍然有对理想父子关系的向往。
 
在对这样一位农民父亲表达敬意的同时,不妨也寻找一些机会,问问父亲过去的故事与当下的状况。没准他也能讲出催人落泪的细节,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也卖过瓜,但他不说。(首发澎湃新闻)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