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韩浩月
 
“时代少年团”队长马嘉祺,这位“小爱豆”的高考文化课只考了307分,比河南省艺术类本科分数线低30分。这几天网上也有不少讨论他的声音。而他在26日凌晨也发了文,为自己高考文化课分数没达线道歉。
 
在娱乐圈,文化课成绩不高的艺人还挺多的。有的艺人虽然文化课分数不高,但一样能被专业院校录取;之后凭借实力出了不少作品、拿到了大奖,一样也得到了观众认可。比如仅考出了286分,但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的周冬雨,现在也拿到了“三金影后”,成了年轻演员中的优秀代表。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艺人就不需要有文化,但术业有专攻,有表演特长的艺人,文化课分数低一些,也是可以努力靠后天弥补的。近年娱乐圈有个怪现状,就是娱乐公司喜欢硬凹艺人“爱学习”的人设——明明成绩并没有很出众,还非要包装成“学霸”的样子。这样的“学霸”形象往往还未维持多久就被识破,但这依然阻挡不了娱乐公司前赴后继给艺人脸上“贴分”。
 
包装艺人爱学习的手段太简单了,无非是拍一些看书照片,录几段视频,时不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下,就能引来一片赞扬声。许多粉丝长期身处自家爱豆的话语体系里,总会觉得爱豆发的内容就是真的,就算怀疑不那么真实,也懒得去分辨或发出疑问。比如一位爱拍读书照的艺人,有眼尖的网友发现,照片上其每次捧读的书都只停留在目录页。但正是这样的“秀”,在利益方看来,是“性价比”最高的宣传方式。  
 
娱乐公司这么干,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想打通未成年人追星的一个最大障碍——家长。如果一位艺人展现出的都是勤学努力的正面形象,演戏挣钱和考上名牌院校两不耽误,那家长对孩子追星的标准便会放宽许多,“有利于”粉丝为艺人“多掏钱”。
 
除了“学霸”人设,娱乐圈还有“高学历人设”“锦鲤人设”“老干部人设”“霸道总裁人设”等等。人设如同一盏耀眼的探照灯,一圈照下来,混“爱豆圈”的艺人,少有能漏网的。有的艺人人设,早已碎成了渣;但依然有不少艺人,还得靠人设吃饭——在作品中要演,在现实生活里也要演。经常听到有艺人抱怨累,这样24小时不下班地演,当然累。
 
经纪人杨天真曾经提醒过那些立“男友人设”靠“女友粉”吃饭的人,“你都是靠人设赚钱的,还想谈恋爱? ”有了人设,就要按照剧本去演、去生活。一旦脱离剧本,就有崩塌的风险。所以这几年,和“人设”一样火的另外一个说法就是“人设崩塌”。对比之下,“人设崩塌”所引起的娱乐狂欢,要远远大于艺人立人设的辐射范围。也就是说,人设立得好,只能影响粉圈;而人设崩塌之后,则会成为全民话题。
 
二三十年前,毛宁、杨钰莹的“金童玉女”,香港的“四大天王”,《超级女声》制造的“春哥、曾哥”等等,都算是娱乐圈立人设的前情。但过去的人设,只是形成了一种娱乐现象,最终指向是作品销售。并且大多是透明的,极少有欺瞒的成分。现在的人设之所以时常崩塌,是因为终极指向是快速变现,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走红艺人的剩余价值榨干,因而“坑蒙拐骗”的现象时有发生。
 
作为受众,其实看破了人设,就约等于看破了粉圈。人设是粉圈的一座“桥头堡”,“桥头堡”“塌房”后,粉圈的一地鸡毛便暴露无遗。破解非理性追星这个难题,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帮助粉丝们看透艺人人设背后的商业陷阱。如果粉丝们得到了一些有关艺人人设的真相,没准能较快地冷静下来,把自己从一个盲目的追随者,变成一个有选择权、有判断力的消费者。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