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扎堆上映的影片中有一部值得注意,即台湾小清新风格明显的《恋爱排班表》,这部电影很容易被当成一部内地中小成本作品来看待,鉴于观众对于这类作品的成见,《恋爱排班表》很容易被误伤,觉得可看可不看。如果片方在宣传时,多突出它的台湾元素,或是引起更多一些人的注意。
《恋爱排班表》是部喜剧片,但更是一部文艺电影,它从结构到台词再到场景,都带有清晰的话剧色彩,这不奇怪,因为它改编自丁乃筝导演的话剧《他和他的两个老婆》。台湾电影中,是有这么一种类型,以稍显夸张的舞台式的表演方法,来创作一个银幕故事,《恋爱排班表》就是这样一个既有生活味道,又有舞台气息的电影。
镜头下的台湾干净、诗意,永远有着雨后湿漉漉的惬意感,来自内地的演员许晴与华少,也完全融入了创作团队中的台湾主力阵容。华少在片中的戏份不少,给人的感觉是,他竟然会演电影了,竟然可以从容地操控表情了,此前还以为他只会报幕。
《恋爱排版表》讲述的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和他的两个女朋友之间的故事,因为捡到乘客遗落在车上的偷拍光碟,又牵扯到警察、女明星、婆婆和孙子、疑似黑社会掺和了进来,故事中人如一团乱麻,观众在座椅上心明眼亮,在戏剧理论中,这是最讨巧的一种方式了,观众喜欢看故事里的人搞笑出丑,这是喜剧永恒不灭的规律。
《恋爱排班表》在剧情齿轮咬合方面,是紧密有致的,也符合观众预判,创作者是在与观众合谋,制造一个笑料,推动一个冲突,把主角推进绝境,然后幸灾乐祸地看他如何收场。电影不以批判什么为目的,让它不必受主题约束,只管发挥立意的畅快。
与故事相比,我更喜欢《恋爱排班表》传递出来的人文气息,台湾民众对于生活方式的理解,以及他们的处事态度。电影里每一个出场的台湾人,都带有鲜明的性格符号,比如年轻警察,即拘谨又活泼,即大条又细心,但他整体呈现出来的友好与热情,让观众对台湾的公务人员有了新的认识。就连路人甲这样的角色,电影也不忘往他身上注入个性,对于违反交通规则绕圈开车的盯梢者,路人甲毫不客气地掏出喷墨壶在他们的雨衣上喷了个X。
在喜剧电影里融入文艺元素,成为台湾电影的鲜明风格。近几年内地喜剧电影,走的是另外一条路线,即接地气、迎合网络审美,也出现了几部不错的作品。喜剧电影切忌单一化的表现形式,文艺喜剧与通俗喜剧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先是放松观众神经,再是带领观众明白一个不那么高深的道理,如果能顺便有一些人生启迪作用,那则可以列入佳作之列了。
《恋爱排班表》在这个热闹的档期,得到的关注与它本身的素质是不成比例的,但没有办法,市场目前的境况是这样,很残酷。还是希望它能够找到属于它的观众,以鼓励电影人用心制作出同类的作品,让喜剧电影更加多元化。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