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格非凭借《隐身衣》再获中篇小说奖,阿来零票出局,不过,这不是本届鲁奖的最大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四川诗人周啸天获得诗歌奖引起激励批评,有人指出这是鲁奖的“丑闻”。

 

对本届鲁奖的质疑,并不仅限于周啸天,阿来对鲁奖的报告文学奖表示抗议,称要在几天后发表公开回应,本届鲁奖的公开投票,也没为它迎来公信力,不少网友质疑投票结果的整齐划一,对一些优秀作家、诗人获得零票,表示不可思议。

 

但周啸天的名字被挖掘出来之后,其他质疑都失去了新闻效应,舆论焦点聚集在周啸天身上,并非对他个人有什么偏见,而是对“凭作品说话”的评奖规则产生怀疑。通过网上流传的周啸天几首诗作来看,的确难以达到鲁奖水平,“炎黄子孙奔八亿,不争馒头争口气”这样的句子,更是引起网友的跟风戏仿。

 

没人知道周啸天获奖是否存在“幕后操作”,但网友将其获奖称为“丑闻”并非无中生有。近到被方方批评四处拉关系的柳忠秧,远到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周啸天的“诗风”很容易让他被与前两人划归同一群体,词意的粗鄙简陋,让其作品失去了最基本的竞争鲁奖的实力,一旦作品质量难以服众,就由不得别人指指点点。

 

“不敢说自己已经超越唐人,但我拿出自己的诗词参评中国文学的最高奖之一,是因为我看到了当代诗词作品中已经有了不输于唐代诗歌的文采”,周啸天的这种自我评价,亦是引发网友不满的原因所在,而王蒙“亦属绝唱,已属绝伦”的评价,更是令人反感。周啸天获鲁迅文学奖,并没有扩大其作品的美誉度,反而殃及奖项的公信力,对于周啸天和鲁奖而言,是双输。

 

鲁奖主办方和评委,应知道将诗歌奖颁给周啸天带来的“风险”,明知会有舆论压力而为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鲁奖坚持认为周啸天与鲁奖足够匹配,不惧外界批评,二是鲁奖处在无可开解的“包围”之中,无奈只能沦陷。有网友呼吁对鲁奖进行调查,这其实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除了“贿选”的证据很难找到之外,文学奖项的暗箱操作似乎还不能上升到“贪腐”那么高的地步,有关部门也不会放在心上。

 

在网络舆论还不像今天这么发达的时候,周啸天获奖,也许不知不觉中就过关了,反正文学奖也没多少人关心,媒体发一轮通稿便销声匿迹了。在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本来文学奖也没多少人关注,可一旦有人发现猫腻,文学奖身上应该具备的公平公正就会格外被看重、被挑剔,人们的普遍心理是:如果一个文学奖都不能保证其纯洁性、纯粹性,还有什么是可以信任的?所以,周啸天获奖的新闻被发酵,舆论的指向并非嘲讽周啸天,而是批评公信力在一个文学奖身上的消失。

 

鲁奖评选方现在可能会有点百口莫辩的感觉,但还是应直面质疑,与“丑闻”切割,尽可能地对批评给出正面回应,比如给出周啸天有资格获奖的足够理由,让每位投票给周啸天的评委进行阐释,回应不会阻止批评的继续,但如果不回应的话,那么鲁奖就彻底和“丑闻”纠缠在了一起,以后再评选,哪怕真正做到公正了,也不会有人相信了。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