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由山东卫视传媒与海润影视等联合拍摄的《大刀记》开拍,这是一部与传统山东精神完美匹配的山东卫视“大剧立台”的思路带来的效果已经非常明显。在制作风格上,山东卫视出品的《红高粱》、《新燕子李三》等足以表明,以“侠义”为核心价值观的题材,为山东卫视所偏爱。作品。

 

在欧阳常林主导湖南卫视时,以翻拍琼瑶剧起家,安徽卫视的“剧行天下”,主题则紧扣“女人的奋斗”,湖南和安徽两大卫视把女人戏拍到了极致,山东卫视近几年来则选择了阳刚的男人戏。《大刀记》是山东卫视“男人戏”路线的延伸,会为鲁剧的阳刚一面增添浓墨重彩。

 

“大刀”在山东有着广泛的亲和力,这种冷兵器时代的代表物,在民间被赋予了勇猛、侠义、公平等元素。清末武师大刀王五虽是河北沧州人,但在山东却拥有不少拥趸,有关大刀王五的小说、电视剧,会得到潮水般的追捧。山东人尚武,往往是被武者的精神力量所打动,所谓爱屋及乌,由精神至武者再至兵器,“刀”所映照出来的山东人的情感,显得稀缺而动人。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作为抗日歌曲中的名句曾流传四方,同样这句话在山东也多了一些激烈的色彩。作为一部抗日剧,该剧导演赵俊凯在访谈中并没有突出反抗侵略战争的残酷与血腥,而是强调该剧的“史诗”性质,这是一个不错的定位。

 

刀,在中国武器谱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抗日战争时期,相比于枪械要弱势许多的刀,因沾有反抗邪恶的正义性而变得强大起来,局部地区的抗战史,就应该拍出这种以弱敌强的恢宏感出来。

 

《大刀记》鲜明提出了“弘扬大刀精神,全面展示大刀文化”的想法,这是在向传统的山东精神致敬。提到传统山东精神,吃苦耐劳、敢于牺牲、忠厚持家等等都是公认的,但一直以来,山东精神中的那种不屈服、奋起反抗、乃至对公平正义近乎苛刻的追求,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认识。

 

按照我的理解是,“大刀文化”即是齐鲁文化的一条主脉络,没有“大刀文化”,齐鲁文化就会缺少那份豪爽与担当,“大刀精神”即是自由精神的化身,世间有诸多不平事,由“大刀”主持的正义,是民间最有力的反抗武器。 通过先期播出的预告片,可以看出《大刀记》是一部原汁原味的“鲁剧”,片中演员均用山东话说台词,渲染了《大刀记》的本土风格。尤为难得的是,山东籍女演员王珂在剧中展现山东姑娘本色,一口纯正的山东话,颠覆了她的清纯形象。

 

“鲁剧”在崛起,《大刀记》将是“鲁剧”繁荣的又一个标志性作品,它在荧屏上表现如何值得期待。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