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韩浩月
 
北京拟对地铁涨价,有专家说“大量人利用地铁出行,不管有事没事”,专家的话被舆论放大后引起轩然大波,网友气愤地回应,你以为大家吃饱了撑的啊,没事到地铁里去被挤成相片?!
 
后来专家叫屈,说自己的话被曲解了,他没那个意思。北京出租车不好打,公交车总挨堵,开私家车成本高,地铁成为首选出行工具,完全在情理之中,专家被骂也不全然是冤枉他,在地铁上的人,哪怕坐地铁去逛公园,那也算有事啊。
 
上班的叫“有事”,不以上班为目的的乘地铁叫“没事”?这样简单粗暴的划分毫无道理可言。我对北京地铁曾经抱有一份美好的回忆,这份回忆就来自于经常在“没事”的时候乘坐地铁游逛北京城,按照专家的说法,我该羞愧,自觉地不乘坐地铁,把空间留给那些需要的人。但要知道,地铁不仅是城市交通必需品,也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当地铁只剩下运输功能,它变得乏味、无趣便在情理之中了。
 
2000年前后,北京还只是有一号线和二号线,在非上下班高峰时段,两条线路上的乘客并不多,经常上了车就有座位。那会儿的车速比现在也慢,坐在上面有晃晃悠悠的感觉,时常在上面被晃睡着了坐过了站。在我常经过的地铁站台,反复播放着一首轻音乐,我清楚地记得被播放频率最高的,是Bandari的一首名为《春野》的曲子,每次踏出地铁门,直到上了出地铁的台阶,都想要多听一会儿舍不得马上离开。
 
地铁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播音乐不得而知了,也许是后来人越来越多的缘故,人声鼎沸估计也难听到音乐的声音,能听到的,多是维持秩序的管理人员举着小喇叭高声喊,“靠边站,让里面的人先出来”。多么希望地铁能够恢复“供应”音乐,让地铁里的人们能够被音乐抚慰,让上班族们心情变得好一些。
 
在十多年前,地铁是一个浪漫的所在,也是激发想象力,滋生文学、音乐、绘画等作品的好地方,几米的代表作有一本叫《地下铁》,徐静蕾主演过一部电影叫《开往春天的地铁》,老狼、高晓松等校园音乐创作者,也对地铁情有独钟……现在要拍地铁题材的影视作品,名字该叫《地铁春运》了。
 
城市在扩张,城市需要更多的人来建设,竞争环境相对公平的城市,也不能做到把外来者拒之门外。世界上一些大城市,也曾经历过地铁极度拥挤的阶段,《泰晤士报》曾这样描述:“肮脏的站台、充盈着各式各样涂鸦的公交车站、站台上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含混不清的广播和糟糕的食物……承受着巨大压力和中央线的延迟,以及与在牛津街站加入的消防队进行着‘斗争’的伦敦地铁乘坐者们,跌跌撞撞地挤压进了让人透不过气来的车厢。”
 
1986年,为了改善地铁的内部气氛,伦敦大学一位讲师给地铁公司写信,希望在地铁张贴诗歌海报,没想到竟得到地铁公司的支持,到今天,“地铁诗歌”已经扩展为包含各种文化活动的“地铁艺术”,2006年,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也进了伦敦的地铁,在异国的地铁里,读到中文古诗,那该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和心情?
 
我们北京的地铁站台,如雍和宫站、奥林匹克公园站等,在硬件方面也作了充分的文化考虑,但文化气氛的营造,单靠硬件不够,真的需要精神层面的一些投入。让地铁再恢复人少、有座、晃晃悠悠慢慢开是不可能了,但还是期望与艺术有关的事物,能够妥帖地融入地铁空间,为乘客营造出那么一点文化氛围。北京的地铁管理者,也要多一些服务心态,为乘客创造稍微舒适一点的乘坐环境,哪怕把厕所打扫得干净一些也好。如此,就算涨价了,大家也乐意接受。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