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韩浩月

 

艾丽丝·门罗凭借短篇小说获诺贝尔文学奖,让短篇小说作家扬眉吐气了一把,借门罗的东风,国内也掀起了一阵子重新审视短篇小说价值的讨论,在网上销售短篇小说也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出现,其中,作家蒋一谈的短篇集被当当网按篇分拆进行销售,颇具代表性。

 

据报道,蒋一谈的短篇小说在当当网上的售价为0.99元和2.99元。这个定价不低,在网上电子书店,一部一二十万字的长篇,也不过能卖这个价格,何况,网上还有那么多免费的小说可以看,蒋一谈的短篇明显偏高的定价,显然只具备一定的新闻效应,而对提升短篇小说身价、改善短篇小说的生存状况,并无实质上的意义。

 

有人会觉得,短篇定价虽高,但读者愿意购买,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何错之有?狭义地看,这个说法完全成立,但如果一种销售方式不具备成为一种商业模式的话,那么它只能是一个实验,甚至只是一个噱头。网络文学以千字三分钱的定价模式,创造了数十亿的产业规模,在这个背景的映衬下,一篇数千字的短篇小说定价太高,无异于自杀。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篇歧视,国内尤甚。在报纸副刊上,短篇小说已经让位于散文、杂文。在大型文学期刊上,短篇仅以长篇的陪衬出现。每年有2000部长篇出版,还有8000部长篇无法出版,与长篇的“产能过剩”相比,短篇的声势甚是寂寥。

 

不仅发表平台不看重短篇,作家和读者也对短篇瞧不上眼。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对文学作品有着狂热需求,无数写作者凭借短篇小说一举成名,那时的读者,也有着灵敏的嗅觉,只要某篇短篇小说透露出新的气息或希望,都会对作家进行追捧。而现在呢?作家忙于打造长篇巨制,前几年更是流行字数比拼,仿佛谁写的长谁才是大家。读者也失去了从短篇中寻找文学趣味的耐心,当然,读者抛弃短篇和作家在短篇上的不用心有直接关系。

 

作家不愿写短篇,除了短篇无法再帮写作者扬名立万的功能外,稿费太低也是一大原因。琢磨一篇优质短篇,并不少花功夫,因此作家们慢慢学会了把短篇扩充为中长篇,毕竟多年来的稿费标准不变,中长篇能比短篇换来多上几倍的收入。受网络文学的商业浪潮冲击,传统作家的写作也愈加商业化起来,这时候就更没人愿意在短篇上努力了。

 

有像当当网这样的商业网站,愿意拿出平台为短篇小说多提供一个销路是好事,但“高价销售”的做法却换不来短篇小说的春天。在互联网免费概念逐渐淡化,人们开始学习为网络内容付费的时候,用销售长篇的办法来“炒作”短篇,收不到多大功效,除非在网上“高价销售”的短篇,能让购买者觉得“文有所值”。有明星的粉丝,愿意花上一笔较高的价钱,来购买明星的私家照片,这是因为粉丝们觉得钱花得值。但同样的模式,却无法套用到作家身上来,毕竟读者消费的是作品本身,而非作家。

 

如果真想拿作家做短篇小说的“高价零售”实验,韩寒、郭敬明带来的效果要好得多,只是,这样的偶像作家,全国又能挑得出几位?想要短篇小说真正值钱,恐怕还得写作者在文本质量上下大功夫。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