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韩浩月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出人意料地火了,据报道今明两年将会有24档与亲子有关的节目出现,其中不少直接“拿来主义”,对《爸爸去哪儿》进行了复制,这种“星爸星妈+明星儿童”的节目形式,在它刚展现出火爆景象之初,就面临着观众审美疲劳的问题。
 
《爸爸去哪儿》引进的是韩国版权,但进行了一些改变,比如突出节目的记录性而忽略综艺性,在设定好流程后任由明星与他们的孩子自由表现,以显示节目内容的真实。有着丰富节目引进与制作经验的湖南卫视,这次凭借《爸爸去哪儿》又大出了一次风头。
 
《爸爸去哪儿》的确有着诸多的看点,节目内容与价值观也均无可挑剔,它展示了现代性的父子关系,是对严肃的、呆板的、有距离与界限的传统父子关系的一种颠覆,它让观众看到,一种平等的、亲密的、贴近西方式的父子情谊,正成为无数中国年轻家庭的主流。当发现自己日常里的生活故事,熟悉地呈现于荧屏之上,观众与明星虽然没有直接对话,但还是完成了一次荧屏内外的情感投射,这种共鸣会鼓励观众关注节目的进展,以期获得更多的心理快慰。
 
在“限娱令”对电视综艺进行层层递进地约束之后,开拓新节目类型拉拢观众成为各地卫视的头等大事,而亲子类节目无疑是既叫好又叫座的一种,这类节目好看、有趣、健康,与造假、炒作、黑幕等等基本无缘,这决定了它被列入“限娱令”的可能性很小,于是,24档亲子节目接踵而至的现象发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只是有一点应该注意到,剥离掉亲子真人秀的新鲜形式、暂且忽略这类节目貌似朴素的包装,会发现它的核心仍然是在消费明星。据悉在《爸爸去哪儿》之前,也曾有同类节目制作播出,不同地是,参加节目的嘉宾是普通家庭的父母与孩子。试想一下,谁会关心自己家的邻居如何在电视上秀呢?在自家小区楼下看到的爸妈和孩子们,要比电视上真实多了。
 
《我是歌手》、《全能星战》、《最美和声》……以明星为主角的音乐选秀节目,出一档火一档,足以证实消费明星乃是当下娱乐沸点,《爸爸去哪儿》不过是延续了这种娱乐消费的惯性,把人们对明星娱乐竞技的好奇心,引渡到了明星亲子节目上来。以往明星都比较注重对孩子的隐私保护,很少暴露孩子的相关信息,而在《爸爸去哪儿》中,不但可以看到明星在家庭生活中的一面,更可以窥视到明星孩子的全貌,这种消费心理和超市促销中的“买一送一”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处。
 
但如同明星选秀节目也会面临审美疲劳一样,明星亲子类节目的生命力更加脆弱。首先,多档节目参与竞争,会分散观众的收视,谈资也将不会集中于某档节目身上,《爸爸去哪儿》的一枝独秀状况会不复再现。其次,节目形式、内容的雷同,会让后来者在没有更大牌明星加盟的前提下,失去对新观众群的吸引力,跟风节目很容易夭折。再者,如果这类节目不能时时创新,很快会让观众产生“不过如此”的想法,不排除有此类节目重复草根选秀的做法,进行炒作引起一时关注却换来观众的集体反感。
 
总而言之,让明星亲子真人秀生命周期缩短的,除了跟风之外就是明星依赖。这是电视娱乐的宿命。而想要某种电视节目成“常青树”,最好的办法是各家卫视各显其能,大幅提升自身的原创能力,别总盯着别人家什么节目火就抄什么。电视主管部门也应为电视娱乐原创能力的提升,提供宽松的条件。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