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韩浩月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前半部分,讲的是大学时期的故事,风格夸张、搞笑加怀旧,后半部分是走进社会的故事,沉重、压抑又凌厉。很意外赵薇会在她的这部导演处女作中,去表现现代社会人敏感的情感关系和内心最隐秘的伤痕。
 
按照目前电影市场最流行的喜剧元素来看,《致青春》一个也不少,甚至在年代感的营造、戏剧冲突的设置、角色表现完成度等方面,体现出不错的水平,如果想在影院获取一场欢笑,《致青春》不会令人失望,赵又廷饰演的陈孝正呆板、严肃的外表与其孩子气的言行,制造了差异感很强的“笑果”,客串午夜电台主持人的韩红是令人笑到胃疼的“彩蛋”,男生宿舍里的糗事令人心领神会……
 
而如果想通过这部电影得到一些被刺痛的感伤,《致青春》亦能提供。在片中人物纷纷参加工作后,一个完全区别于校园的世界被呈现了出来,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保守、冷漠、克制情感,这是完全属于成年人的“世界”。看完电影后半部分的最大感受是,青春时期是最适合激烈表达感情的时候,而有过这种激情燃烧之后,就再也不会心生涟漪——看看郑微后来是怎么对待重新回来找她的陈孝正就知道了,看看韩庚饰演的林静如何对待他的追求者就知道了。
 
赵又廷与韩庚,一个为出身贫贱而自卑,一个为看到父亲爱上郑微的妈妈而蒙上心理阴影,在青春的两头,前面是童年不能承受之重,后面是中年无法面对人生之尴尬,唯有青春,唯有那段没心没肺、敢爱敢恨的青春,才是生命中最热情的岁月,但青春却如篝火,燃烧得越旺盛,成为灰烬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形容青春用“终将逝去”这样的描述最合适不过。
 
《致青春》完全可以采取《泰囧》式的喜剧狂欢,把搞笑进行到底,最后来个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这样似乎更符合观众的期待。但这部电影还是试图朝深度的层面走,把这个社会的切面呈现出来给观众看。在后来的情节里,《致青春》放弃了继续逗观众笑,转而去思索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以及情感之于人的重要性。郑微以啤酒祭奠阮莞,陈孝正以回归救赎内心,林静以努力想换回爱的能力,朱小北以遗忘告别过去……他们中,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无法用成败来形容,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于残忍之中,奢侈地去品尝点滴甜蜜。
 
严格地说,《致青春》是两个人的作品,导演赵薇的乐观、活泼以及小小的恶作剧心理,造就了影片的青春戏,编剧李樯的细腻、敏锐,成全了影片的心理戏。今天已经高度社会化的大学校园,过早地培养出了不少具有社会习性的学生,但在1990年代,校园之墙还是一堵防卫线,美好只在墙内,走出这堵墙,就要接受心理世界中许多认知的坍塌,《致青春》花了不少的篇幅来呈现这种坍塌感,虽结尾不够积极,但明显是朝着美好的方向行进的,只能说,青春还有余烬之热,在催促着人们奔向理想方向。
 
《致青春》对于沉重部分的把握,也较有分寸,不会影响到只图来影院找乐的观众的心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内心充满欢愉者,会通过这部电影得到欢愉,内心曾有荆棘者,也会得到一些安慰。影片在角色的情感过渡方面,有操之过急之处,在角色戏份分配方面,后半部分也有些吝于删减,但作为赵薇的第一部导演作品,用最简单的四个字可以评价:超过期待。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