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评分高达9.1分的《编辑部的故事》首播于1992年,到今年,刚好30周年了,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纪念活动。据说现在不少90后、00后在补看这部剧,这是对它最好的纪念了。一部剧在30年后,还被人谈论着、惦记着、观看着,也是一种表彰与荣誉。

1992年的时候,我正在上初中,文学的种子刚刚萌芽,觉得编辑部是遥远而陌生的事物,看见电视剧里的李冬宝、戈铃、余德利,心里想原来编辑部是这样啊。后来北漂后我辗转于多个编辑部,很可能无形中受到了这部剧的影响。前不久重看这部剧,对葛优演的李宝冬,并不觉得新奇,但却对吕丽萍饰演的戈玲,却“大感震惊”,原来年轻时的她,在剧中居然是那么地有风情。

《编辑部的故事》开篇就是戈玲和余德利(侯耀华)耍贫嘴,说的是一对夫妻逛商场购物的事情,妻子想买一件价格60元的毛衣,丈夫不想花钱,灵机一动,非要拉妻子买那件500元一件的大衣,妻子心疼钱,于是不买了。余德利认为,这样才是真正过日子的妻子,但戈玲对余德利的这一做法嗤之以鼻,认为这是“鸡贼”行为,继而得出了“男人不可靠”的结论。看到这段,忍不住想起当下社交媒体常见的男女冲突,原来,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编辑部的故事》早有前瞻,都已聊过。

《编辑部的故事》里的金句太多了,比如,“真正能结婚的,那都是找寒了心,扛不住孤独的大男大女”,“我们人的缺陷、毛病,谁能学啊,那可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东西”,“翻身是让你站起来,而不是骑在别人脖子上”,“当你在我眼前,你是一切。当你不在我眼前,一切是你”,“说实话,我不善于赞扬别人,所以我只能用白描的办法描绘呈现在我面前的美好事物”,“要是灌辣椒水,我们就扛着。要是使美人计,我们就招。”这些金句,哪怕今天拿到脱口秀节目中,也丝毫不显落伍。

《编辑部的故事》的不落伍,来自于“王朔热”的前瞻性。按今天的标准看,发生在编辑部里的故事是个冷门题材,大众对编辑部内部运营有很强的陌生感,觉得无非是一些文化人在编报刊,不会发生什么特别具有戏剧冲突的故事。但为什么1992年《编辑部的故事》能如此走红?原因很简单,编剧王朔、马未都、冯小刚,演员葛优、侯耀华、吕丽萍等北京籍主创齐聚一堂,踏着“王朔热”带红的京味文化热潮,成功地让这个冷门选题“出了圈”。

另外,虽然编辑部关起门来,室内的空间很小,但编辑部里谈论的事情,却都是当年人们关注的大事,比如当年引起广泛关注的“保姆进城热”、“诗歌黄金时代”、“琼瑶热”、“迪斯科音乐”、“登报相亲交友”、“家庭电话入户”等等,都被写入剧情,编剧们用精准的台词表达,戳中了当时观众的“肺管子”,把观众想要表达的情绪,通通痛快地传递了出来,剧作成为社会情绪的流动渠道,因此被追捧便不足为奇了。

《编辑部的故事》让观众见识了“京味表达”的幽默、精准与犀利,并且成功地进入大众流行文化当中,在2000年以后兴起的网络流行文化初期,香港的无厘头文化与北京的“京味文化”,成为第一批网民的网络语言交流密码,也就是说,《编辑部故事》等作品,早已变化了形式,依然会出现于我们当下的语言表达当中。

受拍摄当时的条件所限,《编辑部的故事》在布景、美术、摄影等技术层面,都是粗糙的,远没现在这么精致,但几代观众对此不以为然,因为《编辑部的故事》最精彩的地方,不在于技术层面,甚至也不在于故事情节,最有味道的是它的台词。拿这两年流行的《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与《编辑部的故事》对比着来看,会发现《编辑部的故事》的“脱口秀”性质太鲜明了。

用幽默口吻说真话,用疏离的方式表达关怀,用刁钻的角度进行批判,用坚定的立场强调真善美,这就是30年前《编辑部的故事》至今令人难忘的魅力核心。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