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五一假期就要到来,2亿人蓄势待发准备出游,这一数字将创造新记录。同样蓄势待发的,还有五一档公映的12部(另有一说为14部,有影片疑似撤档)电影,《悬崖之上》《你的婚礼》《秘密访客》《阳光劫匪》等均在列。
 
这么多电影上映,有了“饕餮盛宴”的阵势,但从票房预售数字,还有社交媒体上网友的整体反应来看,观众并没有表现出“兴奋”的情绪。相比于春节档时人们潮水般涌进影院的情形,期待五一档影院人头攒动的愿景,不知道是否还有实现的可能。
 
担忧不是没有由来。在浏览完全部片单之后,一股明显的内卷气息扑面而来——如此多的影片,扎堆在五天时间里拼杀,成为“炮灰”的肯定是大多数。如果在这五天时间内未能达到票房预期,假期结束后恐怕也没有翻盘希望。如若在这一档期铩羽而归,真是辜负了如此众多台前幕后所有人的努力。
 
至于几部“头部作品”,是否能达到春节档的票房量级(哪怕一半),也不容乐观。要知道,春节档《你好,李焕英》票房54亿,《唐人街探案3》票房45亿,这已经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五一档的作品,如果能有一部过30亿票房的电影,就算是胜利。
 
 
春节档的爆发,集合了各种有利因素,是可遇不可求的,那个时期,“想看”的热情,已经压倒一切,而在当下,“想出游”的热情,恐怕才是五一假期生活的首选。
 
国内电影市场的走位,受情绪驱动的痕迹越来越明显。过去,制造观影情绪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宣发,如何吊起观众的胃口,成了片方努力去做的事情。
 
最近几年,宣发的能量越来越弱,观众自己对影片的选择判断标准则越来越强。选择看哪部电影,除了影片类型、故事与演员阵容等因素外,更多取决于这部电影是否能迎合并释放观众的情绪。回顾这些年的高票电影,很多都是观众情绪在抬升着票房。
 
但观众情绪,向来又是一件难以琢磨的事情。这需要创作者与出品方,在决定拍摄一部影片时,就要对作品公映时的观众情绪甚至社会情绪进行充分的研究与准备。
 
有的电影在立项时信心满满,但到了公映时却发现已经被抛弃到了身后。这也是为什么电影制作患上档期依赖症的原因之一,因为在有影响力的档期里,庞大的消费热情,会让观众忽略或者至少不那么讲究影片的质量,影片可以稀里糊涂地混个好票房。
 
能撑起一个档期的电影,必然要具备娱乐价值和对社会议题的承载实力,《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等影片均是如此,才成为被讨论与记挂的对象。
 
对进入五一档的电影,不妨也用严苛的标尺卡一下,看看究竟哪部电影符合要求。如果有一部这样的作品,就足以成为档期的“火车头”,带热整个档期,两部或两部以上,则就能构成一种现象了。如果这样的电影没有出现,档期的热度就很有可能被假期的热度所覆盖。
 
哪怕对于深度影迷来说,一天看两三部,也难以把这个五一档电影全部看完。而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这一假期的观影预算,恐怕最多也就在两三部。
 
档期扎堆的效应,会让有的电影出品方“很受伤”。如此在意档期,不如在影片创意与创新方面多下功夫,拍出一部让观众不得不看、错过就会遗憾的好电影。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