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家余华最近有两件事引人关注,一是出版了新书《文城》,二是他开授的一堂名为《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遭到争议。从传播的频次和讨论的热烈程度来看,貌似第二件事网友更感兴趣。
 
有网友在给余华讲座图片配上“文学已死”这四个字发出之后,有3500多人参与转发,其中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是,“写出了《活着》的著名作家都要出来讨生活,盗版害死人,文学确实不能养活人了。”
 
从这条微博以及热门评论来看,网友对文学意识形态还有作家生存,都还有着一定的误会与先入为主的认知。“文学已死”这个说法,前些年德国汉学家顾彬、中国诗人叶匡政都表述过,顾彬的意思是目前中国文学的“垃圾”太多,叶匡获的意思是传统文学样式“死了”但视频化、多媒体化的文学会继续活下去。
 
换个角度看,是不是正因为中高考作文难写,不容易写得既好看又有意义,所以才需要余华这样的作家参与进来?起码可以对冲一下作文教育的固定格式,顺便让“文学”的种子洒在学生们的心灵土壤上,没准这一堂课,会培养出未来的新作家。
 
出于对作文教育乃至语文教育缺憾的一种弥补心理,邀请作家进校园,这些年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者愿意去做的一件事情。虽然个别作家进校园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书,但大多数作家,都还是抱着与孩子们、与年轻人交流的心理而去的。
 
一名作家,把他的人生经历、生活观察、思考成果,浓缩在一堂课里,这样的授课内容,肯定是高质量的。哪怕他的诉求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也有利于打开学生的视野,教他们用更多元的思路去表达。
 
被赋予了“功利化”色彩的余华课堂,和“文学已死”无关,从相反的角度看,这恰恰是帮助“文学”继续活下去的方法。与余华年龄相近的这一代作家,是把文学当成一束光来看待的,正是因为对文学有热爱有期望,他们才能够走出泥泞,把作品当“砖”,铺成一条结实的道路,也为他们的读者,提供了一个识别历史与环境的通道。
 
说到底,之所以我没法对余华课堂产生反感,还是相信余华,相信作家这个群体,相信他们在与孩子们交流时,会用一颗真诚的、赤诚的心,来换取学生们的信任,传递一些有价值的火花,让看不见的文学力量,在无形中对一个孩子或年轻人的认知产生积极影响。
 
至于网友把余华开课当成“讨生活”,这恐怕是一个不小的误会。作家群体确实在生存方面不怎么体面,但处在塔顶的一些顶尖作家,在收入方面还是不错的,作为上过“作家富豪榜”的作家,作为《活着》每年仍然数十万甚至个别年份过百万销量的作家,余华不必通过讲课的形式“讨生活”,把余华归类到那些到校园讲课只为多卖几本书的作家群中,这对余华来讲不公平。
 
一些人在关注余华的讲课内容,还有一些人关注余华被投影到大屏幕上的丝丝白发和显而易见的年龄变化,有不少网友惊呼“余华老了”。“余华老了”,这有什么奇怪的,出生于1960年的他,今年已经61岁,在相貌上有一些老态,再正常不过。
 
但我觉得,网友感叹“余华老了”的语意里,还藏着个人对时过境迁的感慨,还有着对一代作家创造的文学黄金时代的怀念。当年的“先锋五虎将”,余华是“东邪”,马原是“西毒”,苏童是“南帝”,洪峰是“北丐”,格非则是“中神通”。他们当中,除格非、余华还比较活跃外,其他三位写得很少甚至封笔了,余华的这本《文城》,距离上一本小说《第七天》出版也有八年之久。
 
写的慢了,或者不写了,和“老了”有关,当然,也与作家自身的活力在下降有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所以被成为“文学黄金时代”,是因为那时候真的百花竞放,余华和他的同行们,写得又多又好。对于作家而言,可怕的不是人老了,而是作品不再有力、不再鲜活、不再具备经典性……
 
为学生们讲述《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的余华,不管有没有觉察到时光与时代这双重力量对他的拉拽,不管有没有意识到课堂里坐着的孩子们早已不是过去的那种年轻人,但他是一位写出过包括《活着》在内诸多优秀作品的余华,这一点不会改变。
 
能面对面听到余华授课的学生们是幸运的。当然,如果可以听到更多作家、科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士授课,更好。不要拘泥于命题,要学会打开命题背后隐藏着的一扇门、一扇窗,余华告诉学生们的,就是打开“门窗”寻找光亮并走进去的方法。
 
所以,要理解并支持余华,包括像他一样的写作者与思考者,他们为学生、为教育、为社会做的每一份工作,相信都是为了向好、向美,这是禁得起质疑的。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