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韩浩月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前,童话作家郑渊洁收到了一份来自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立案通知,他笔下的经典文学形象之一“皮皮鲁”在被他人注册为商标后,经过一波三折的维权仍未有最终结果,这次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再次立案后,郑渊洁对“要回自己的皮皮鲁”充满了信心。
 
“皮皮鲁”是2010年被四川成都某公司的邹某某申请注册的,对应的产品是蛋、豆腐制品、牛奶制品等,从那时起,郑渊洁就开始了自己长达十年的抗议与维权行动。从向国家商标注册机构提出异议申请未被受理,到邹某某将“皮皮鲁”注册成功,再到商标评审机构宣告“皮皮鲁”商标无效,当邹某某不服裁定上诉到法院后,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皮皮鲁”商标再次回到邹某某手中。
 
无论从道德情感层面,还是公众认知层面,郑渊洁拥有自己笔下人物形象的管理与处置权是天经地义的,而之所以“皮皮鲁”被从他的手里夺走且十年不能回归,主要原因之一,恐怕在于商标注册机构的权力转移以及适用法律条款的不清晰。在郑渊洁维权的十年间,修改后的《商标法》于2014年实施,原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于2018年调整归入国家知识产权局,这两大变化非但没能明确郑渊洁被侵权的事实并加快他维权成功的速度,反而出现了商评委前后作出完全相反的裁定这一令人难以接受的状况。
 
对于许多写作者而言,面对如此漫长而棘手的维权事件,很有可能会选择放弃。比如金庸小说名称与主要人物被抢注为商标的现象就较为普遍,虽然经他授权的企业与机构也起诉了一些侵权公司并上诉,但仍然不少商标被非法注册与使用。或正是因为琢磨透了作家群体怕麻烦、懒得维权这一心理,而且一旦注册成功潜在利益不小,才导致诸多公司紧盯诸多像金庸、莫言等这样的热点作家,以抢注的方式“霸占”作家们笔下人物的文学形象。
 
但郑渊洁不一样,这些年他通过自媒体时常为自己维权、替别人维权,成功的几率极高,并且在2018年,他已经赢得河南郑州一家餐厅非法使用“皮皮鲁”商标14年的案子,这为要他从四川成都某公司那里要回“皮皮鲁”提供了信心,并且,在相关司法解释、知识产权专家以及公众舆论均明显倾向于郑渊洁的时候,只要找准对应的法律条款,赢回“皮皮鲁”是早晚的事。
 
对于未经许可使用作家笔下人物文学形象的企业来说,抢注商标既得不到道义上的支持,也得不到法律的许可,是一件风险不小的行为。前些年有人钻了法律的空子,通过抢注商标转售变现得到了一些利益,但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以及判例的增多,一些空子会很快被堵死。处于著作权保护期限内的作品,如果当事人对拥有较高知名度的作品名称、角色名称主张在先权益,法院应予支持——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是作家们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力武器,这一武器要被维权者有效使用起来。
 
从长远来看,郑渊洁不仅是为自己维权,也是在为其他被侵权的作家们趟路。维权者的认真、执着与韧性,也是对存在侵权嫌疑者的威慑,如果人人都是郑渊洁,那么在“皮皮鲁”被掠走之后,就不会有更多其他的文学人物形象莫名其妙地“失踪”。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