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网红文化畸形,会给线下现实生活造成污染
韩浩月
因盗窃5辆电动车被判入狱4年6个月的周某,4月18日从广西柳州监狱出狱时,享受了一把“明星”的待遇,除了他的家人外,迎接他的还有网红经纪公司,200万签约、综合开发、直播提成的合同承诺,以及保时捷和玛莎拉蒂的轰鸣,制造了一个现实又荒诞的场景。
周某如此有“名声”,是因为2012年6月因盗窃被民警抓获时被摄像机记录下了这样一句话,“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四年后的2016年7月,包括这句话的视频突然在网上蹿红,不少人拿它做文章。
八年间因盗窃四次入狱前科累累,从头到尾无任何出狱后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打算,在正常的舆论环境中,周某根本不可能被追捧,而现在,他的“我偷电瓶车养你”竟成网红语录,出狱有人迎接,家中有人围堵,好逸恶劳的形象,有可能要被包装成“一呼百应”的直播间“偶像”,这种匪夷所思的行为,已经网红文化的“另类景观”。
大衣哥朱之文家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门口一群人喜笑颜开举着手机在直播,这样的丑态已经是网红文化的常景。类似的画面,也曾出现于上海“流浪大师”沈巍走红时,有人嬉皮笑脸要认他当爹,有人对着直播镜头喊着要嫁给他。如果说早期的网红文化还只是聚集于网上的“眼球效应”,停留于线上的恶搞,那么现在的“流量变现”则使得网红文化出现了畸形化倾向,会给线下的现实生活造成污染。
无利不起早,网红经纪公司对于周某的追捧,是建立在这一产业“变现渴望”基础上的,谁都知道,周某的“故事”和出格言论在主流社会并无生存土壤,但一些网民的好奇,仍然可能给网红经纪公司带来收入,利用周某的网红身份,在其出狱后的短期内无所不用其极把周某的“价值”一次榨干,是这些网红经纪公司打的如意算盘。
过往的例子可以证明,凡是具有流量影响的网红,都会被公司盯上,哪怕只是暂时地红几天,也有人想“借鸡生蛋”,比如成为“支付宝锦鲤”的信小呆,“发际线男孩”小吴,都曾被公司签约,现在都早已没有水花。但据报道,小吴曾有过每天10万元的收入,想必这也是网红经纪公司眼睛紧盯网络红人的缘由。
网红以及网红经纪公司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通过正常运营获取收入没问题,但与其它行业一样,网红产业也应遵守底线,不能为短期利益,把整个行业搞成一片恶臭。如果多次偷盗四次入狱且无悔改意识的周某,被网红经纪公司真的捧成了“流量金蛋”,这不仅是对网红产业的损害,也是对社会正常价值观的一次挑衅。
过去有网民“欣赏”周某,原因是各种各样、非常复杂的,除了有人羡慕周某“好吃懒做”也能成红人外,更多人可能只是在消费周某打发时间,并无意成为周某那样的人。如果网红经纪公司与周某真的如愿在线上线下“掘金不止”,这会加速人们对网红产业的反感,会伤及那些凭借诚实劳动而在这个产业里生存的人。拒绝网红文化的畸形化倾向,加强自律才是当下网红产业自救的重中之重。

点击链接购买《世间的陀螺》

点击购买《有时悲伤,有时宁静》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