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图:韩浩月

许燎源物感主义:以独立与纯粹来改变庸俗与粗糙

这是属于一位艺术家的热闹时刻。

许燎源徜徉于人群中。因为许燎源物感主义文献展(1993年至2016)的正式开展,他位于成都的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迎来了当地以及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这是属于一位艺术家的热闹时刻,而许燎源包括陈列于艺术馆中众多他的作品,都保持着特有的安静,与周边喧闹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开展仪式上,许燎源和他的朋友们发表了一个宣言——物感主义宣言,“当我们把死掉的物、呆滞的物通过感性力量的开启,世界向我们涌现和敞开的时候,我们重新梳理了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许燎源如是说。以宣言性质发出时代强音,是惯有的发声形式。以物感主义宣言为标志,许燎源在成都,把视线投往了深邃的、未知的、属于现实也属于艺术的世界。

许燎源物感主义:以独立与纯粹来改变庸俗与粗糙

以物感主义来弥合艺术与生活的最后一道缝隙。

网络时刻在创造新词,艺术家却逐渐失去了与现实社会争夺话语权的动力。但面对现实的浮躁与焦虑,人们往往会更关注艺术家们所创造的新词。从物质匮乏到物质过剩,中国社会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财富积累过程。从批判物欲到接受物质是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也经历过漫长的观念转变。在知识精英与普罗大众逐渐合拢的认知鸿沟里,许燎源站在了中间地带,他试图以物感主义来弥合艺术与生活的最后一道缝隙。

许燎源物感主义:以独立与纯粹来改变庸俗与粗糙

重拾我们文化传统当中被湮没于时光里的轻奢理念。

在许燎源的作品序列当中,物质主义熠熠生辉,他并不排斥用最好的材料、最用心的打磨、最鲜明的设计,来呈现他对物的钟情。物质在许燎源的观念里,批判功用已经彻底被去除,剩下的是它的服务功用,即如何让物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在封建社会中国人就已经登峰造极,重拾对物质的享用态度,等于重拾我们文化传统当中被湮没于时光里的轻奢理念。

许燎源物感主义:以独立与纯粹来改变庸俗与粗糙

拍摄于杜甫草堂的优雅陶器。

许燎源物感主义:以独立与纯粹来改变庸俗与粗糙

许燎源作品。

为物赋予文化质感,是许燎源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一贯秉持的理念。在参观成都最为著名的景观杜甫草堂时,发现那些器形优雅的陶器,在许燎源的陶艺作品中得到了完整地继承,但许燎源又通过大胆改造的方式,为他的作品赋予了实用价值。他的实用理念,充满了现代性、艺术性,他所追求的优美、雅致,穿越千年时光,与过往遥相呼应,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参观者,在参观过程有许多敏锐觉察的缘故——艺术家通过头脑与双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造了一条无形的艺术之桥。

许燎源物感主义:以独立与纯粹来改变庸俗与粗糙

坚持艺术的纯粹性,使得他的“物感”追求保持了独立的品质。

艺术家分两种,一种是在庙堂之上、供人崇拜、与观众之间拥有距离感,另外一种则是积极参与时代与生活,建立与公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奋力推进公众生活融入艺术特质。许燎源毫无疑问是后面一种艺术家。但有一点,他并没有采取妥协的态度,来催进自己更加大众化,坚持艺术的纯粹性,使得他的“物感”追求保持了独立的品质。以独立与纯粹,来改变庸俗与粗糙,同样,以独立于纯粹,来推动艺术的流动于融入,这,大概就是许燎源最大的价值所在。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