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借着英雄的故事,拍一部反英雄的电影,这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最核心的初衷。看多了美国战争片,对那些电影宣扬的爱国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已经熟谙于心的观众来说,《中场战事》提供了一个反向的案例,在这部电影里没有英雄只有平民,对战争的描述,也是只有伤害没有胜利。
 
《中场战事》在美国的口碑不好,纽约首映后烂番茄新鲜度为36%、评分为4.3,除了“格局小”、“故事简单”的评价外,可能还和该片对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带来了冒犯有关。美国民众对伊拉克战争的厌恶,来自于这场战争把他们拖进了泥淖当中无法自拔,但反对这场战争不等于否定英雄主义,更不等于承认民众也是推动战争成为既定事实的组成部分。现在李安揭下了那层反思的面纱,对政客与民众都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这种一个都不放过的态度,以及打脸式的火辣程度,会让坐在影院里的诸多美国观众感到一种不适感从头弥漫到脚。
 
反对英雄主义,就是反对战争——李安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拍战争片,这是罕见的逻辑,但李安确实用简单的故事证实了这个逻辑的合理与真实性。还属于青少年的林恩犯了错,作为免除惩罚的交换,他在父亲的运作下进入了伊战部队,由于“在混乱中拥有冷静的头脑”这个特长,他在一场与敌人的混战中英勇地去拯救队伍“蘑菇”,“蘑菇”虽死,但拯救过程被一位记者遗落在战争的摄影机意外拍下,视频传到国内后林恩成了美国英雄。
 
林恩成为英雄是快速而意外的,而李安帮助林恩拔下英雄外衣则是沉着而缓慢的。在林恩回家、参加橄榄球比赛中场秀、以及战争现场回忆这三个场景间,李安不断转换镜头,把一名“英雄”的无奈与悲伤之路,呈现在银幕之上。好莱坞制片人喋喋不休地想要为林恩所在的B班签约一部电影,打算投资电影的橄榄球队老板只肯用聊胜于无的报酬来换取B班的故事,看台席上的观众有的向B班送来套路化的敬意,有的则对B班出言不逊……如果说B班在退场时遭遇暴徒袭击,还不足以把队员们赶回战场的话,那么与林恩有过亲昵关系且燃起林恩想要退役愿望的美貌拉拉队队员,则用不容置疑的语气与眼神,把林恩决绝地推向战场,继续扮演“美国英雄”。
 
电影通过对比的方式不断地讽刺美国人对“英雄”的态度,一面是通过夸张、豪华的中场秀,用电视来制造并传播“英雄”的存在必要性,另一面则是无情地对待“英雄”,冷漠地把“英雄”当成满足虚荣的工具,用完之后一脚踢开。
 
《中场战事》在中国得到的打分较高,达到了8.5分,是有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原因的,李安在电影中表现出了他特别东方化的一面,即对普通个体生存的同情与怜悯,表达着他对个体命运卷入历史洪流无力挣脱的悲伤与愤怒,李安在片中始终克制着情绪,被形容为拥有鸽子眼神的他,内心其实有着一个不为人所知的深渊,他通过《中场战事》把他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不安,颤抖着捧了出来。
 
可以确定,《中场战事》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反战电影,只是它的反战思维不是过去时的,而是当下的未被知觉的,甚至是建立于未来人们对战争的整体态度之上的。《中场战事》肯定是一部佳作,如果真正懂得李安,就会明白他想在这部电影中说些什么。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