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韩浩月

 

对马年春晚的吐槽在当晚达到高潮也在当晚结束,这年春晚节目的话题性不足让节后上班的人们懒得再去谈论春晚,往年春晚至少要被聊半个月,而且赵本山小品起码能贡献一条年度流行语,相比之下,马年春晚的回响可谓寂寥无声。

 

幸好还有“红色娘子军”。文革样板戏《红色娘子军》片段被搬上了春晚,这让社交媒体上的“左粪”与“公知”有了一次交锋的机会,但交锋却是走过场式的,只有形式没有内容,有人对《红色娘子军》走上春晚大加赞叹,也不知道他们赞叹的劲儿究竟从哪儿来,有人觉得这是文革复辟的迹象,未免也有些过度敏感、联想丰富。文革要是有复辟的可能,薄熙来也不至于在监狱过年了。《红色娘子军》能上春晚,只不过“恋红癖”的一次回光返照,是春晚意识形态所凸现出来的一道视觉奇观,简单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再不消费“红色娘子军”就晚了。

 

诸多评论认为《红色娘子军》能上春晚是冯小刚的“功劳”,这种评论角度可以理解,毕竟冯小刚是第一次任春晚总导演,《红色娘子军》也是第一次上春晚。但不要忘了,一直擅长揣摩大众心态的冯小刚,岂不知把“红色娘子军”这枚炸弹投进春晚舞台的后果?春晚结束后至今冯小刚一言不发,不排除是对自己被春晚成功改造所表达的一种不满,再加上“钦点”传言,有更多的理由相信,《红色娘子军》不过是某位领导人意志的体现。

 

在2014年看《红色娘子军》,如同鲁迅当年评点《红楼梦》,“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而这些,统统是一帮中老年人眼里的光怪陆离,哪里看到过年轻观众的点评?在春晚,连京剧甚至语言类节目都被年轻观众抛弃了,那些20岁上下的年轻人,看到《红色娘子军》除了会觉得有些奇怪、莫名其妙外,还能感受到别的什么?

 

如果冯小刚对《红色娘子军》有发言权,他能交代剧组的,也不过是让剧组在选择演员时,优先选择那些身材匀称、脸蛋姣好、腿长且白的演员。那些年轻的芭蕾舞演员,洋溢着与过去时代截然不同的气质,脸上根本看不到苦大仇深,脱下那身戏服,她们是在热恋中的女孩子,是热衷吃饭前拍微博发照片的姑娘,是抢微信红包抢得不亦乐乎的互联网一代,没人会关心《红色娘子军》的历史,恐怕她们和绝大多数年轻观众一样,把《红色娘子军》当成一段需要跳得整齐一些的舞蹈而已。

 

有人认为,《红色娘子军》是冯小刚那一代人的性启蒙,所以,主导春晚话语权的人才会通过春晚,再次意淫一下自己的青春。单就《红色娘子军》的功用性而言,它恐怕也只剩下这一点点功能了。这一次的“回光返照”,更像是某种心愿的达成,也如同一次彻底的告别,如同人的衰老无可阻止一样,一切逆历史潮流、违背人性的行为,都会湮没在时代前进的脚步下。《红色娘子军》之类的作品,再无可能出现于春晚这样的舞台上,除非时光倒转。

 

试想一下,在今年春晚看到《红色娘子军》之前,还有谁曾在别的场合看到这样的演出?在大约10年前,一些主题饭馆曾推出过红色演出的活动,食客们一边在餐桌边嚼动着嘴里的食物,一边欣赏着饭馆服务员穿着红卫兵制服跳着“忠字舞”,那当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消费心理得到了满足:以往跳给领导人看的“忠字舞”,如今也沦落到民间,成为取悦食客们的手段,白白胖胖的服务员,穿着卷胳膊露腿的制服,穿越时空来到一饱腹欲的场所,竟然也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性感……只是,食客们很快也厌烦了这样的表演,红色主题饭馆在红火一时后纷纷关张、改庭换面。

 

“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曾被改编为京剧、电影、电视剧、芭蕾舞剧,走上过邮票。1961年,著名导演谢晋拍摄了同名电影,获得了第一届“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配角。这部“红色经典”在如今的观众看来,是一部CULT电影,是一部长大之后看了别有一番滋味的作品,一大堆女兵的扎堆满足了当时男性群体压抑的欲望……没人再关心这个故事的阶级斗争主题,它的时代局限性也为它的翻拍制造了重重障碍。作为一个符号,“红色娘子军”可以称作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只是,这种记忆与美好无关,更多是一种曾经的现实存在。它在未来的价值,更多是为反思过去提供一个入口,失去了这一点,怎么谈论它都是荒谬。

 

春晚出现《红色娘子军》的争论,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急迫感,感情的宣泄远远多于理性的探讨,它甚至成为不同立场者互相诅咒的道具。尽管言辞偏激,《红色娘子军》能引起争鸣,还是有着一定的意义,这意味着所谓网络时代的娱乐精神,并没有能力把“红色娘子军”漂白,人们不容“以娱乐的名义”来消解历史。

 

借助春晚舞台让《红色娘子军》再次“一展峥嵘”,正是借娱乐名义的一次投机行为,而观众在被动或主动消费它的同时,亦会给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会加快它的消逝速度。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