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韩浩月

 

  就在“吊丝”一词热度初减的时候,冯小刚的两条微博又让它引起热议,作为国内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导演之一,素有“小钢炮”之称的冯导经常以激烈言论被媒体关注。而这次他和以往一样,以鲜明的态度表达了对“吊丝”一词的反感,“称自己是草根是自嘲;称自己是吊丝那是自贱。分属两个不同群体:一个是弱势群体,一个是脑残群体。”

 

  “吊丝”来源于“李毅吧”已是众所周知,不少网民用此自嘲也成为网络流行文化一种,它在流行早期曾遭到批评,被认为频繁使用十分不雅,但强大的“用户群”还是凭借群体力量让它得到了普及。在诸多媒体尤其是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娱乐产品的推波助澜下,它迅速成为大众词汇,并以此衍生了“吊丝逆袭”的故事模式。

 

  最有代表性的“吊丝逆袭”,来自一部名为《第101次求婚》的电影,黄渤饰演的男主角在影片最后成功征服林志玲饰演的女主角,影片宣传方大肆使用“吊丝逆袭白富美”概念,让这部低成本之作获得了超越其质量本身的高度关注,并赢得了不错的票房。但自此之后,“吊丝”一词也疲态尽显,在使用频率方面开始下降,大有被主流文化淘汰之势。

 

  冯小刚旧话重提的原因是,一个老外在听他解释了“吊丝”的涵义后大为不解,称在国外“虽然言论自由,但媒体绝不敢用这么恶心的词形容弱势群体”。老外对于“吊丝”泛滥的不解,源自他们骨子里对身份平等的追求,认为这个词属于侮辱用语,同时,老外将这个词国外媒体不敢用而国内媒体敢用形容成“文化差异”,这个理由也成立,老外大概不了解,这个不但带有自嘲色彩也带有自虐成分的词,背后还隐藏着诸多复杂的社会情绪。

 

  冯小刚是草根文化的受益者,他的电影作品一直在民间得到欢迎,葛优在他电影中的角色也多以小人物身份登场,故事也多以圆满、幸福为结局。所以,不难理解冯小刚为“草根”和“吊丝”划开了界限,认为称自己为草根的是弱势群体,称自己为吊丝的是脑残群体,这样避免了一棍子打倒所有人的嫌疑,也给人留下冯小刚仍然站在广大人民群众这一边的印象。

 

  但对于“吊丝”一词的反感,不止是冯小刚一人,它乃是整个精英群体的“敌人”,在早期批评这个词的人群中,就不乏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但在网络时代,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需要在同一个媒体平台上发言,这些批评的声音很快被淹没,甚至不少意见领袖也加入了使用该词的队伍。在《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也开始使用“吊丝”的时候,精英文化的防线已被这个词突围,不管喜不喜欢,人们最终选择了这个词在生活与媒体中横冲直撞。而冯小刚这次在微博上的批评,可以视为精英文化的一次强势反弹。

 

  “被语言监控”,学者崔卫平曾以此来形容各种网络词汇的流行,“当事人按照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效果来设计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感情表达”。这里的“监控”其实也可以替换成“绑架”,在群体活动中,当一个词成为通行语言后,很容易让意念不坚定的持不同意见者同化,因为拒绝被同化带来的结果很有可能是被群体放弃。而作为“精英中的精英”,冯小刚被隔离在了一个相对后知后觉的空间。再者,鉴于年龄、身份、地位、审美等诸多原因,他不必靠迎合舆论获取利益,所以才有足够勇气“开炮”。

 

  即便冯小刚不发言,精英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对抗也一直没停止过,《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或拒绝收录哪些网络词汇,主流媒体何时在何版面首次使用了某个网络词汇,哪些作家拒绝上网、拒绝网络文学、拒绝在文字中使用网络语言等等,这些都会成为新闻。以年龄划分看,网络词汇更多出现于年轻人的口中,而在企业家、公务员、商业人士等成熟人群中,网络词汇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即便是曾经的网虫,在进入中年期之后,对网络词汇的敏感度也会丢失不少。这可以视为主流文化开始起到过滤作用,无意义的词汇会被自然淘汰,有价值的词汇会进入公众生活,成为人们一致理解和认同的符号。

 

  回到“吊丝”这个话题,尽管它在网络上的流行程度一度极高,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仍无法堂而皇之地脱口而出。有这样一种可能,它只能属于网络,难以在现实生活的土壤里长时间生存。它不会因为使用者众而登堂入室,也不会因为冯小刚乃至整个精英群体的抵制与批判而加速消失,语言的形成、发展与淘汰自然有其规律,不用太为之操心。

话题:



0

推荐

韩浩月

韩浩月

6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作者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

文章